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之家>>国外博士后>>出国经验>>正文内容

I教授访学归来|谈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感受与总结

2025年04月22日
来源:知识人网整理
摘要: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访学归来的I教授,兴奋地向我们的申请老师表达了感激之情,并分享了其在英国访学期间的感受与总结,下面知识人网小编做部分转载。

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访学归来的I教授,兴奋地向我们的申请老师表达了感激之情,并分享了其在英国访学期间的感受与总结,下面知识人网小编做部分转载。

I教授的访问学者申请过程我们在成功案例中有过描述,见文章“专科/国家/排名|申请成功-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

如今,I教授已经完成了英国访问学者任务,归国后其兴奋地向我们的申请老师通报,

并分享了在英国的访学研究感受和总结,以下是部分节选内容。

在KCL(伦敦国王学院)作为Visiting professor(访问教授) 学习的美好时光就要结束,还是有些不舍,在学校每一天的点点滴滴,都是今后路上的美好回忆,上班久了,了无牵挂的日子确实是久违的快乐,时常和周围攻读博士朋友们说起,好好珍惜,不要渴望上班的生活。

我爱 KCL 的guy's校区,不是因为它本身美好,而是我心情的改变而爱屋及乌了。在这儿的时间虽短,我在五颜六色的秋天到来,经历了晴天少见阴雨常客的冬天,就要在万物都要开始重新开始的时候离开。好好记录一下吧,自言自语的时光!

KCL的guy's校区临伦敦桥很近,紧邻著名的碎片大厦,在冬日下班走出办公楼的时候,抬头就会看见灯光流动的大厦,甚至从动物实验室出来等电梯的时候,回头也要欣赏一下,伦敦的冬天黑夜来临的好早,流动的伦敦最高sharping灯光,也给疲乏的学子们些许慰籍吧。

进入校区的后门有一面墙,是几位不同肤色的女性科学工作者大幅画像,导师讲了诺贝尔获奖项目最大贡献的女性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女性的科研地位被社会认可度。

在伦敦市中心寸草寸金的地段,盖伊校区的面积很小,没有显示出世界名校的风范,与学校一街之隔的盖伊医院,也有其著名的历史,是欧洲最早的医院,其高达34层的住院楼也曾经是欧洲最高的医院建筑。

我们实验室所在的Hodgkin Building 有一个病理museum,也是闻名世界的,里面的展示的标本讲述了该校区医学方面的历史,好多世界医学工具的发明来自于KCL的学者。但学校最早的附属医院Thomas医院却不在附近,在泰晤士河威敏斯特桥边。校区中心的绿地面积虽小,但是和伦敦其它地方的绿地一样,四季常绿,也是小动物的乐园。

我爱这个校区,也爱和自己共事近6个月的同事,有了他们,我的英文才能由不敢说一句变成可以基本听懂和简单的交流,也正是他们给了我在伦敦生活的经验,让我很快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我还对刚刚落地伦敦的战战兢兢记忆犹新的时候,就要离开这里了,只能感叹时间的匆匆吧!

I教授的访学总结节选

访学结束后I教授做了总结,其中写到:我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实验室担任客座教授的这段时光是一段非凡的经历——这是一种将研究、文化交流和智力成长完美融合的经历。这个机会让我沉浸于一个全新的学术环境,拓宽了我的视野,在为知识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从多元化的学术群体中不断学习。在我六个月的任期内,我遇到了无数的学习机会、专业挑战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在我担任客座教授期间,我也有机会进一步探索自己的研究兴趣并研究新课题。主办机构资源丰富的图书馆、研究中心以及能够接触国际学者网络,这些都极其宝贵。受这段经历的启发,我计划在未来就“*****”开展初步研究。我已经完成了关于这个课题的文献综述。与我导师的交流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趋势提供了新的视角,促使我重新思考某些假设并完善我未来的研究目标。

我在访问期间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应对语言和文化差异。虽然学术语言是通用的,但在交流、期望和学术实践方面细微的文化差异有时会导致误解。然而,这些挑战为我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它们帮助我培养了更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加深了我对多样性的理解。

回顾我担任客座教授的时光,很明显这段经历将对我的学术之旅产生长远的益处。它在全球学术层面拓宽了我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了学习是一个终身过程的理念。这段经历还强调了适应能力和开放性的重要性。

我非常感谢***教授和***博士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并且我期待着将在伦敦国王学院期间所获得的见解和经验应用到我未来的学术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