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5年招聘博士后
发布时间:2025-04-18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所属省份:河南
工作地点:郑州
一、单位简介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河南省第一所建制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编辑出版、播音主持、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学院肇创于河南大学开封明伦校区,现坐落于充满活力的郑州龙子湖校区,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双重优势。自2017年与河南省委宣传部携手共建以来,学院更是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篇章。学院构建了新闻传播学与艺术学两大核心学科体系,其中新闻传播学不仅是河南省的重点建设学科,更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业界享有盛誉;而艺术学学科则在河南省内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学院设有出版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及多个专业型硕士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与探索空间。学院招收新闻传播学(050300)、艺术学(130100)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新闻传播学下设编辑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与媒介经济、文化产业学 5 个方向;艺术学下设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方向。此外,学院还招收新闻与传播(055200)、出版(055300)、戏剧与影视(135400)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学院在职教职工80人,其中包括 12 名教授、40 名副教授及47名博士,能够保障学院高层次研究生的培养。学院聘请69位业界精英作为兼职研究生导师和教授,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行业动态。学院秉持实践与科研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不仅拥有河南唯一的国家级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设立了融媒出版研究中心、河南省教育新媒体暨舆情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校级科研平台。同时,学院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等 30 多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
近年来,学院科研成果丰硕。截至2024年底,学院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75项,出版学术著作81部,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18篇。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学院的学术实力,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学习机会。学院还积极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文化活动和赛事,如明德·新传讲堂、子衿讲堂、“绽放”展演等,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1.王鹏飞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英国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博士后,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出版文化、书史理论、英美出版法规研究,主持国家留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哲社项目等7项,主持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出版文化经典导读》,出版专著《海派文学》(合著)、《“孤岛”文学期刊研究》,编选《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萧红卷、师陀卷、萧军骆宾基卷。
2.高红波 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工程人才,上海大学传播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河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河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河南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迄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6部。
3.于春生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编辑出版学博士,时代出版传媒集团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博士后工作站艺术学博士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视听新媒体传播、乡村传播,在《现代传播》《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刊物发表相关学术文章30余篇;出版相关学术专著1部,主持完成3项省级社科研究项目;主讲《新媒体运营》《新媒体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前沿》等课程。曾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市怀柔区广播电视信息中心、大象融媒等媒体单位挂职锻炼、应聘工作、实习,发表新闻作品100余篇,主创多部(集)专题片、纪录片。
4.苏士梅 国家级一流专业广告学建设点负责人,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新闻传播类本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广告与传媒发展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史、广告伦理与文化传播,主讲《广告史》《中国文化史》和《广告文化专题研究》等课程。
5.崔军 九三学社开封市委思想理论工作委员会委员,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电影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影跨文化比较研究、电影历史与理论、电影剪辑。著有《边界·穿越·旅行》、论文《媒介:疏离的激情》、译文《混血儿:跨文化的影像运动》,主编《影视艺术概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
6.王艺涵 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与影视批评。在《小说评论》、《扬子江评论》、《郑州大学学报》、《新闻界》、《作家》、《天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省级项目三项,厅级项目一项。出版专著《影像叙述与社会记忆》,荣获2015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年度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九届“学会奖”。
7.刘杨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信息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学术出版与出版“走出去”。在专业期刊刊发论文30余篇,其中 SSCI/EI 论文 2 篇,CSSCI 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等。入选2020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
三、招聘条件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品德端正,身心健康;
2.博士学位获得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恪守学术道德,具备优良的科研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科研潜力;
3.申请人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与实务、国际传播、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媒出版等;
4.具备相应业绩条件,满足合作导师和科研团队提出的其他条件和要求;
5.人事关系档案须转入我校,并全职在岗工作。
四、薪资待遇
15-30万元/年,酌情配套科研经费(不超过20万元),提供优良的科研和工作环境;符合省市人才政策的,可享受相应人才待遇;享受子女在附属学校(幼儿园、附属小学)入学方面的待遇;优秀者可留校工作。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何老师
联系电话:0371-55689380
邮箱:xcyxzb@126.com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5年4月14日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rsc.henu.edu.cn/info/1063/5298.htm
准备申请博士后的各位老师注意了!知识人网(www.zsr.cc)每周定时更新最新的国内外博士后招聘信息以及访问学者、博士后资讯,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