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研究所2021年博士后招聘简章
发布时间:2021-07-05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工作地点:深圳
招聘人数:若干
报名方式:电子邮件
需求学科(供参考):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技 化学 物理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研究课题:
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结构、工艺和机理研究,利用蒸镀和溶液加工法工艺,研制倒置、叠层、顶发射器件研究,利用各类敏化结构、光提取结构进一步改善器件性能。
2.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三极管(OLET)器件、有机场效应薄膜晶体管(OTFT)等方向。
3.有机材料或钙钛矿材料合成。
二、团队介绍
深圳信息学院(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一所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的一流高等院校,信息技术研究所团队有教育部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第三代半导体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广东省第三代半导体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封装与应用创新中心、龙岗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并与电子科技大学已经共同建成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等市级科研平台,将重点发展柔性电子技术,目前团队处于良好发展期,研究所科研氛围浓厚,积极向上,现面向海内外诚聘优秀博士加盟。
深圳信息学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负责人:王新中教授)致力于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团队在该方向上投入超过千万,团队目前拥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师2名,专职研究员6名,博士后多名,团队成员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团队科研经费充足,将建成一流的实验室,具有广泛的国内外高等院校、相关企业合作关系。
所内合作导师:
器件方向独立PI:徐汀博士,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研究,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从事有机光电器件研究,近五年第一作者发表英文论文12篇影响因子超50,通讯作者5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3项实质审查。主持表面应用物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江苏省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等课题。参编《有机薄膜晶体三极管材料器件和应用》重点图书。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Organic Electronics,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光学精密工程》 特邀审稿人。谷歌学术H-index=10,引用280余次。
副所长(主持工作):王新中教授,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全国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等。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并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生长与器件封装研究。现为教育部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先后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深圳市科技计划学科布局等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已申请发明专利等30件。
北大合作导师:
孟鸿教授,博导,特聘专家,讲席教授,建有国际一流的材料器件制备表征实验室。
杨槐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闫朝一教授,青年特聘专家,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三、待遇
1.薪酬待遇约42万元/年(主要包括深圳市博士后在站生活补贴18万元/年、龙岗区政府生活补贴12万元/年、学校发放12万元/年<含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如有变化具体按照市、区政府和学校政策的调整为准。
2.博士后出站选择留(来)深圳从事科研工作,且与本市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出站博士后人员,给予30万元资助。如出站来龙岗,龙岗区政府在市政府基础上按照1:1比例再配套30万资助,用于出站博士后科研投入费用。如有变化具体按照市、区政府政策的调整为准。
3.在站期间,在站期间,学校大力支持博士后以学校为主持单位,申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省市基金、青年基金等),对于获得这类竞争性课题经费,学校给予一定配套。
4.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配备独立办公桌、办公椅、折叠床、台式电脑等。
5.如符合深圳市其他高层次人才政策条件的可按照深圳市的相关政策执行。
四、培养方式
1.联合培养:依托深信院博士后实践创新基地,电子科技大学或深圳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正在争取北大流动站合作培养博士后。开展研究需要时,可前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一流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2.工作地点:深圳。
五、应聘条件
1.具备相关领域较强实验技能、研究经验和学术积累,已经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第一作者发表过2篇以上英文SCI论文,具备较强中英文写作能力。
3.有较强独立科研能力,能撰写项目书。
4.善于沟通,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应聘方式
1.发送个人应聘材料致邮箱,适时组织线上或者现场面试,欢迎来电咨询。
应聘材料:(1)简历(附近照,请包括:出生年月、籍贯、从大学起教育背景、工作简历、科研成果、地址及电话等);(2)能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有关材料,如:论著目录、代表性论文、获奖情况、未来研究计划等;(3)其他证明申请人工作和学习的材料。
2.联系人:徐老师
3.手机(微信):13612958606
4.E-mail:xutingpku@qq.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毕业院校
5.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