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年博士后招聘
深圳市人民医院是深圳市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并于2005年成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成为覆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进修实习生在内的多功能科研教学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深圳市人民医院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现有16个省级重点学科,22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领先学科,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市级医学工程中心;我院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开展“三名工程”(名医、名院、名诊所)合作交流,2014年及2015年共引进15个国内外顶尖医疗团队,拟打造国内一流临床重点学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于2012年8月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基地名称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由于各临床科研和团队发展需要,2016年拟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来我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欢迎各位有志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博士来到我院。
一、招聘条件:
1、近二年在国内外获得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
2、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3、做事认真踏实,责任心强,有良好的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4、博士期间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以上。
二、招聘博士后的合作导师、研究专业、招聘人数
见附表“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年博士后招聘计划表”。
三、经费和待遇:
1、按暨南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和医院的博士后待遇规定,提供每年24万元待遇(税前),并提供住房(博士后公寓);
2、深圳市政府每年发放12万元RMB的博士后津贴(税后)(共发放2年);
3、享受医院对科研立项、著作、论文、成果、专利等的奖励。
4、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可享受深圳市有关规定的待遇:3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获得高层次后备人才认定可获得80万元住房补贴。
四、联系方式及应聘程序:
可先将个人简历、代表论文(三篇以内)、推荐信等材料发至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科教科。
联系人:杨老师联系电话:0755-25533018-2835
E-mail:853903869@qq.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
地址:深圳市东门北路1017号深圳市人民医院科教科,邮编:518020
附表: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年博士后招聘计划表
|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招聘人数  | 
		
| 
				 1  | 
			
				 1.呼吸系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肺血管病和间质性肺病;3.哮喘的诊治;4.慢性阻塞性肺病  | 
			
				 邱晨、傅应云、史菲、酆孟洁、高伟、金常娥  | 
			
				 6  | 
		
| 
				 2  | 
			
				 1.慢性肾病、肾代谢紊乱;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2.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 
			
				 张欣洲、戴勇、马华林、王向阳  | 
			
				 4  | 
		
| 
				 3  | 
			
				 1.动脉粥样硬化机制;2.心血管炎症  | 
			
				 董少红、刘华东  | 
			
				 2  | 
		
| 
				 4  | 
			
				 1.麻醉与应激;2.麻醉与围术期脏器保护  | 
			
				 张中军、戴中亮、张雪萍、张俊志  | 
			
				 4  | 
		
| 
				 5  | 
			
				 1.泌尿系结石与肿瘤;2.男科学  | 
			
				 肖克峰、江洪涛  | 
			
				 2  | 
		
| 
				 6  | 
			
				 1.脑血管病;2.情感和认知  | 
			
				 郭毅、邹良玉  | 
			
				 2  | 
		
| 
				 7  | 
			
				 1.腹部及浅表超声诊断;2.胎儿超声;3.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管理  | 
			
				 徐金锋、熊奕、张海  | 
			
				 3  | 
		
| 
				 8  | 
			
				 1.介入治疗;2.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  | 
			
				 陈旭东、张彦舫  | 
			
				 2  | 
		
| 
				 9  | 
			
				 手外科、周围神经功能重建  | 
			
				 庄永青  | 
			
				 1  | 
		
| 
				 10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诊治  | 
			
				 刘冬舟  | 
			
				 1  | 
		
| 
				 11  | 
			
				 乳腺癌基因检测和咨询  | 
			
				 周冬仙  | 
			
				 1  | 
		
| 
				 12  | 
			
				 1.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胸部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许瑞莲、谭文勇  | 
			
				 2  | 
		
| 
				 13  | 
			
				 1.耳科基础与临床研究;2.头颈部肿瘤基础与临床。  | 
			
				 柯朝阳、马玲国  | 
			
				 2  | 
		
| 
				 14  | 
			
				 血液肿瘤的临床研究  | 
			
				 张新友、周继豪  | 
			
				 2  | 
		
| 
				 15  | 
			
				 1.肝胆胰肿瘤;2.腹腔镜技术  | 
			
				 余小舫、鲍世韵  | 
			
				 2  | 
		
| 
				 16  | 
			
				 干细胞与细胞治疗  | 
			
				 李富荣  | 
			
				 1  | 
		
| 
				 17  | 
			
				 1.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2.炎症性肠病及肠道微生态学  | 
			
				 王立生、姚君  | 
			
				 2  | 
		
| 
				 18  | 
			
				 1.脊柱退行性变、生物椎间盘再造;2.骨质疏松  | 
			
				 镇万新、杨大志、彭松林  | 
			
				 3  | 
		
| 
				 19  | 
			
				 分子诊断,遗传学  | 
			
				 王沙燕  | 
			
				 1  | 
		
| 
				 20  | 
			
				 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及其病理基础  | 
			
				 徐坚民  | 
			
				 1  | 
		
| 
				 21  | 
			
				 1.肿瘤精准诊断研究;2.医用新材料研发  | 
			
				 李体远  | 
			
				 1  | 
		
| 
				 22  | 
			
				 心血管基础与临床  | 
			
				 姜昕  | 
			
				 1  | 
		
| 
				 23  | 
			
				 围生医学,子痫前期  | 
			
				 夏俊霞  | 
			
				 1  | 
		
| 
				 24  | 
			
				 提高头颈部肿瘤疗效的研究  | 
			
				 李先明  | 
			
				 1  | 
		
| 
				 25  | 
			
				 中西医结合肾病、代谢病  | 
			
				 李佑生  | 
			
				 1  | 
		
| 
				 26  | 
			
				 口腔基础与临床  | 
			
				 黄盛兴  | 
			
				 1  | 
		
| 
				 27  | 
			
				 脓毒症、高血压  | 
			
				 刘雪燕  | 
			
				 1  | 
		
| 
				 28  | 
			
				 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的盆底治疗  | 
			
				 马利国、陈递林  | 
			
				 2  | 
		
| 
				 29  | 
			
				 糖尿病足  | 
			
				 贾黎静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