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之家>>国外博士后>>出国经验>>正文内容

国际化的阶梯——出国访学教师经验谈

2016年02月06日
来源:华侨大学报
摘要:

2015年是华侨大学国际化发展年。在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的几年里,我校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出境访学,学习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优秀经验。11月10日,《华侨大学报》举办“国际化的阶梯——出国访学教师经验谈”沙龙,邀请几位近年赴美、加、日等国访问的教师,谈他们在国外大学的所看、所感、所思。

    主持人:●曾路(副校长、教授 1987年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访学)

    嘉宾:●尹晓波(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 2013年赴日本琦玉大学访学)

          ●侯祥朝(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3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

          ●黎林(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201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

          ●杨默如(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2014年赴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访学)

          ●胡国鹏(体育学院副教授 2014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

    人性化服务:体贴而实用

    黎林:我曾经于201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一年。哈佛给人的感觉很随性,同时各类设施和服务也非常人性化。它的图书馆非常方便,到处都是椅子,书架间也是。借阅者在找到书的同时便可就地坐下阅读。天气晴朗时,草坪上也随处都摆着椅子,方便老师、同学们学习看书。在这样的环境里好像你不学习就很对不起学校似的。

    另外,哈佛和美国高校馆际之间的合作非常好。有的书可能在总馆没有,但在分馆有,或者在哈佛的图书馆没有,但在校外图书馆有,这时你只要填个预约单,图书馆几天之内就能帮你调过来,方便又快捷。有时候查资料时你可能摸不着头脑,图书馆为此专门配备了资料室老师帮你查询。

    杨默如:我对美国大学的图书馆也有同样的印象。福特汉姆大学里有自助的扫描与打印设备,可刷校园卡自助打印复印,充值与刷卡都很方便,这给在图书馆学习的师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我还用到过一种叫Blackboard的教务系统,它起到师生间交流的很好的平台作用。有一次,纽约在那年冬季遇到多次暴风雪,导致交通阻滞与工作停摆。这时,被误课的老师可以利用Blackboard,先在家录好视频,再上传到系统,学生便可以在电脑前听课了。对于经常从一个州飞到另一个州上课的老师来说,这是再适用不过的了。

    西方软实力的一面:他们的工作十分有计划

    胡国鹏:美国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学术环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教育环境来讲,我们缺的不是硬件而是人性化的软实力建设及教师的职业素养。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对待教学时非常尽责,工作十分有计划。一般来说,老师会在课前几天乃至一周的样子就把课件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怎么上,需要准备些什么,课堂上教师也会准备大量的材料发给学生;而我们现在学生要课件,有的老师不给,认为课件涉及是版权,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读。

    在我所在的大学,每两周老师会约见学生一次。大家在班级系统上定好时间地点,学生将老师布置的任务提前传给老师,到时候老师用10到20分钟讨论这两周的任务。那么大一个班,老师都能有时间坐下来跟学生谈,这个是我们做不到的。

    侯祥朝:我们所倡导的加强与各类高校合作,为外国专家和教师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我认为这个环境除了硬件,也包括软件。前几年我在华大碰到一个马来西亚籍的华人教师,他对我们上课临时改教室的现象提出了异议,而这让我们的相关管理人员比较反感。我觉得这个是人家的一个好习惯,咱们有时候也应该向外教们学习。

    曾路:这个我赞同。我们做事和西方人相比确实缺乏计划性,有时显得很随性。经常提前很久约定好的事情,在快到期限时就会出现状况。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们设备先进但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所谓软实力,契约精神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我们出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学习人家有计划、守规矩的精神。

    浓郁的学术氛围:只道一切是平常

    杨默如:美国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体现在他们校际间、学科间频繁多样的学术交流上。我是研究税收的,在美期间,我经常参加由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几所相邻大学各自举办的税收政策论坛。这个论坛通常由各校法学院牵头,商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公共事务学等学科院系都有老师参与,轮流担纲主评论人,经常有不同学校或不同研究机构的人前来发表讲演。这个论坛同时也是一门研究生的课程。每位研究生都被要求在论坛上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老师们根据学生们的提问与交流来给学生打分。一个学期下来,税收政策领域各种前沿问题都会涉猎。

    值得一提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是“常春藤”学校,而纽约大学的税法专业排名也几乎总是全美第一。他们二者的税收政策论坛在时间上似乎有意地相互避让,一个在秋季学期,另一个在春季学期,可见相互之间有着许多默契。

    黎林:哈佛大学的文学院会定期举办文学研讨会;几乎每周都会请一位本校或外校的老师来作报告,然后大家一起讨论问题;而且研究生们也会定期举行自己的研讨会;学生之间也会互相作报告和进行讨论。总之给我的感觉是,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在哈佛非常频繁,而且对他们的师生来说,这些活动很普通。

    侯祥朝: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新闻报道。一个华人数学家叫张益唐,孜孜不倦最终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质数对相差都小于7000万”这样一个数学界顶尖的课题。当时他还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一个讲师,而他的整个教学生涯就发表了两篇文章。我想如果这样的一个人回到国内,要么很轻松地拿到博导,要么有可能完不成学校科研的考核指标,很多年过去连个讲师都没当上。这个案例给我的感受就是美国的高校和老师做学术的氛围功利性会少一些,真正优秀的成果还是兴趣加方法的结果。

    不一样的教学体系:且看他山之石

    黎林:感觉美国的老师在安排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分配上会相对容易一些。以哈佛文学院的老师为例,他们每学期只开1到2门课,每周授课的时间只有1—2个小时。不少老师备好一两门课足矣,一两年过后就完全教熟,上课效果提升的同时,用于备课的时间却在减少。这样上课之余的时间就可以完全用于科研。他们评上副教授前会“压力山大”,评上后便可以拿到终身教职,有些人便进入稍作休整的状态。

    杨默如:美国高校的财税院系有不少老师是从实务界转到教学领域的,也有一些是从华尔街外聘而来的。这些老师可能受年龄和专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科研方面不能“十全十美”,难以达到教授级别。但是他们有丰富的“实战”经历,在教学方面往往非常出色,他们所授的课程十分务实和接地气。这些老师往往在获得终身教职以及成为副教授之后,在职称上就不再有所追求了。同时,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似乎十分开阔,比如有一位税法老师出版了多部的侦探金融类小说,他所讲的课也因此多了几分迭宕起伏之感。

    胡国鹏:美国许多硬件设施很陈旧,有些方面不比中国好,但他们在教学设备更新尤其是网络化教学方面做得非常好。在我访学的伊利诺伊州的部分中学,体育老师们上课使用平板电脑结合其它设备来监控运动强度,为老师们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华大的体育老师能拿着这个东西去上课,那在全国也是领先的。另外,他们通过教学系统,老师布置和检查学生的笔记、作业,以及预约各类活动,通过网络可以很方便地完成教学上的工作及沟通。

    尹晓波:日本大学很重视自己有无独特的创新思想,教师讲课也不能遵循前人的旧章,更不能照本宣科。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和思考,形成文章或专著,让自己能成为后人前进的垫脚石,这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华大的国际化:进步有目共睹

    尹晓波:华大这几年国际化工作推进的力度很强,以前想要出国比较困难,要自己联系学校,而且要自己申请到国外的资金。现在出国访学容易多了,有各种各样的项目可以出去,不需要自己联系学校,各种物质支持也很到位。

    胡国鹏:我自己就是学校国际化发展背景能够出去访学的典型例子。因为我所研究的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它的学科交叉性很强,所以这个学科申请各项专业课题和项目都不占优势。从2008年开始几次申请出国都没有成功。虽然这个学科不占优势,但我心里知道它未来会很有发展,因此也一直想出去国外看看。后来学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给我提供了国家的资助项目,2014年我就出去了。

    曾路:这几年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态势不错,出境交流的学生、出去访学的老师,不管是从人数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例如哲社、音舞等一批学院已经能够基本不需要学校出面,非常积极自主地开展国际化活动了,他们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国际化办学经验。而且他们的经验也证明,学院是国际化办学的主体。

    侯祥朝:国际化现在开始走进越来越多的人的观念中。我出国访学时就有后勤基建部门的同事请我代为考察国外高校的相关经验。现在很明显地感受到学校在校园建设这一块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了。比如庄为烜报告厅后面广场、侨缘境外生之家,以及厦门图书馆的建设,都很人性化,也很国际化。

    继续推进国际化: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侯祥朝:国际化办学的“化”这个字很好。“化”就是演化的过程,从原来没有到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胡国鹏:现在国际化的一个问题是,咱们人出去了,但是与对方学校、学院层面的交流却很少。所以我们出去的人,应该通过在外面获取的各种关系,把外面的学校和老师带回来,促成一些实验室合作、短期教学和讲座之类的活动,发挥我们出国访学的效益最大化。

    我还建议以后海外访学回来的人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组织起来,例如建群、办沙龙,定期组织一些活动交流。交流学到的东西,也给想出去的老师们一些指导。我自己刚出国就经历了一段迷茫期,面对的问题和原来想像的情况不一样,花了一个多月才习惯。其实如果能事先在国内获取一些经验,这一个多月或许就可以干一些更有意义的事了。

    黎林:在国外访学会认识一些高水平的专家,他们每隔几年会有一年的学术休假,我们可以趁他们休假的时候把他们请来讲课。但是请外籍学者来讲课会涉及到许多程序性的问题,多数老师可能对这些相关手续以及财务制度并不熟悉,导致邀请不能实现,十分可惜。我认为学校和学院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和说明力度。

    曾路:学校派老师们出境访学,对老师们是有多方面的期望的。一个是老师自身的学习提高,另一个就是替学校开发海外资源,把自己的导师,认识的人都介绍回母校。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和境外研究型大学在本科生层次上交流比较难,所以高端专家邀请、研究生层面的交流、老师合作研究就是双方之间主要的合作方式。

    未来华侨大学国际化还是要靠青年教师,所以青年教师出国访学发挥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自己身上,还要在各自学院里成为国际化方面的骨干,把在国外看到的好的做法、好的模式带回来,站在前面呼吁,和学院一起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都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的多了,说的人多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共识。

    编者注:本文根据笔记和录音整理,标题为华侨大学报编者所加。

    (原文转载于《华侨大学报》2015年11月17日第815期)